Golang并发调度GMP原理(转载)

Golang并发原理及GPM调度策略

1. Goroutine(Golang Coroutine)

使用多核CPU实现并行处理,使应用在多核cpu实现并行处理的方案主要是多进程与多线程两种方式,多进程模型相对简单,但是有着资源开销大及进程间通信成本高的问题。多线程模型相对复杂,会有死锁,线程安全,模型复杂等问题,但却因为资源开销及易于管理等优点适用于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

Golang采用的是多线程模型,更详细的说他是一个两级线程模型,但它对系统线程(内核级线程)进行了封装,暴露了一个轻量级的协程goroutine(用户级线程)供用户使用,而用户级线程到内核级线程的调度由golang的runtime负责,调度逻辑对外透明。

goroutine的优势在于上下文切换在完全用户态进行,无需像线程一样频繁在用户态与内核态之间切换,节约了资源消耗。

2. G·P·M

  • G(Goroutine) :我们所说的协程,为用户级的轻量级线程,每个Goroutine对象中的sched保存着其上下文信息
  • M(Machine) :对内核级线程的封装,数量对应真实的CPU数(真正干活的对象);
    线程想运行任务就得获取P,从P的本地队列获取G,P队列为空时,M也会尝试从全局队列拿一批G放到P的本地队列,或从其他P的本地队列偷一半放到自己P的本地队列。M运行G,G执行之后,M会从P获取下一个G,不断重复下去。
  • P(Processor) :即为G和M的调度对象,用来调度G和M之间的关联关系,其数量可通过GOMAXPROCS()来设置,默认为核心数;
    1. 全局队列(Global Run Queue):存放等待运行的G。
    2. P的本地队列(Local Run Queue):同全局队列类似,存放的也是等待运行的G,存的数量有限,不超过256个。新建G'时,G'优先加入到P的本地队列,如果队列满了,则会把本地队列中一半的G移动到全局队列。
    3. P列表:所有的P都在程序启动时创建,并保存在数组中,最多有GOMAXPROCS(可配置)个。

3. GMP原理

每个Processor对象都拥有一个LRQ(Local Run Queue),未分配的Goroutine对象保存在GRQ(Global Run Queue )中,等待分配给某一个P的LRQ中,每个LRQ里面包含若干个用户创建的Goroutine对象,同时Processor作为桥梁对Machine和Goroutine进行了解耦,也就是说Goroutine如果想要使用Machine需要绑定一个Processor才行。

上图中共有3个M和3个P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同时并行处理3个goroutine。Goroutine调度器和OS调度器是通过M结合起来的,每个M都代表了1个内核线程,OS调度器负责把内核线程分配到CPU的核上执行;

4. 调度策略

4.1. 复用线程

避免频繁的创建、销毁线程,而是对线程的复用。

  1. work stealing机制
    当本线程无可运行的G时,尝试从其他线程绑定的P偷取G,而不是销毁线程。
  2. hand off机制
    当本线程因为G进行系统调用阻塞时,线程释放绑定的P,把P转移给其他空闲的线程执行。

4.2. 并行利用

GOMAXPROCS设置P的数量,最多有GOMAXPROCS个线程分布在多个CPU上同时运行。GOMAXPROCS也限制了并发的程度,比如GOMAXPROCS = 核数/2,则最多利用了一半的CPU核进行并行。

4.3. 抢占

在coroutine中要等待一个协程主动让出CPU才执行下一个协程,在Go中,一个goroutine最多占用CPU 10ms,防止其他goroutine被饿死,这就是goroutine不同于coroutine的一个地方。

4.4. 全局G队列

在新的调度器中依然有全局G队列,但功能已经被弱化了,当M执行work stealing从其他P偷不到G时,它可以从全局G队列获取G。

5. 总结

Go调度器很轻量也很简单,足以撑起goroutine的调度工作,并且让Go具有了原生(强大)并发的能力。Go调度本质是把大量的goroutine分配到少量线程上去执行,并利用多核并行,实现更强大的并发。


Golang并发原理及GPM调度策略
30+张图讲解:Golang调度器GMP原理与调度全分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